精彩小说尽在书友在线!手机版

书友在线 > > 青梅酿竹(江喻安林希枝)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青梅酿竹(江喻安林希枝)

青梅酿竹(江喻安林希枝)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青梅酿竹(江喻安林希枝)

絡络 著

言情小说完结

金牌作家“絡络”的现代言情,《青梅酿竹》作品已完结,主人公:江喻安林希枝,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:【青春校园、独宠、青梅竹马】林希枝(女主)与江喻安(男主)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,在对方成长过程中互相陪伴....

主角:江喻安,林希枝   更新:2025-10-09 06:28:59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那份印着B大校徽的录取通知书,被我小心翼翼地压在书桌玻璃板下,每天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。

它不仅仅是一张纸,更像是一把钥匙,即将为我开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,而那个世界里,有江喻安。

整个八月,空气里都弥漫着甜蜜与焦灼并存的期待。

我开始拉着妈妈逛商场,购置住校需要的行李,从床单被褥到洗漱用品,事无巨细。

江喻安时不时会发来一些“学长经验谈”:“宿舍床垫最好自己带一个薄的,学校的比较硬。”

“北方的秋天很干,记得带保湿霜。”

“食堂一楼的麻辣香锅和三楼的牛肉面是隐藏宝藏。”

每一条信息,都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多一分真实的触感,也更多一分雀跃。

离报到还有一周,江喻安提前返校参与学生会工作。

送他走的那天,在火车站,我强忍着鼻尖的酸意,把一大盒新做的杏仁酥塞进他背包。

“到了发消息。

我会想你的。”

我声音闷闷的。

他揉了揉我的头发,力道一如既往的温柔:“知道了,小哭包。

很快就能见面了,到时候我来接站。”

站台上,火车缓缓启动,他透过车窗向我挥手,身影渐渐模糊。

那一刻,我清晰地意识到,我们之间的关系,即将从朝夕相处的陪伴,转变为异地恋……哦不,是同校恋,只是他比我高了一级。

终于,报到的日子到了。

父母开车送我前往B大。

当车子驶入绿树成荫的学院路,看到那古朴庄重的校门时,我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腔。

车子刚停稳在新生报到处附近,我正忙着从后备箱取行李,一个熟悉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。

“叔叔阿姨好,希枝。”

是江喻安。

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运动长裤,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,像是跑过来的,笑容却比九月的阳光还耀眼。

他自然地接过我手中最重的行李箱。

“喻安哥!

你怎么在这儿?”

我惊喜道。

“说了来接你。”

他对我笑笑,然后转向我爸妈,“叔叔阿姨,宿舍区车子不好进,行李交给我吧,我带希枝去办手续,很快。”

有他这个“老马”引路,报到流程顺畅得不可思议。

他熟门熟路地带着我穿梭于各个摊位,填表、领校园卡、办住宿手续,还能抽空跟遇到的熟人打招呼。

“哟,江哥,这谁啊?

这么殷勤?”

一个穿着志愿者马甲的男生挤眉弄眼地问。

江喻安坦然地把手搭在我肩上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:“我女朋友,林希枝,中文系新生。”

“嫂子好!”

那男生立刻笑嘻嘻地喊道。

我的脸瞬间爆红,偷偷掐了江喻安一下,他却笑得更加得意。

我的宿舍在西楼,六人间,带独立阳台。

我们到的时候,己经有两个室友和她们的家长在了。

江喻安帮我把行李放到靠窗的床位,又利索地帮我擦桌子、铺床、挂蚊帐,动作熟练得让我爸妈都啧啧称赞。

“喻安现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。”

妈妈欣慰地说。

“在学校锻炼出来了。”

他谦虚地笑笑,趁家长们不注意,凑到我耳边低声说,“晚上带你去吃好吃的,犒劳你。”

他呼出的热气拂过耳廓,带来一阵酥麻。

我红着脸点头,心里像打翻了蜜罐。

安顿好一切,送走爸妈,己是傍晚。

校园里华灯初上,弥漫着一种不同于白天的活力。

江喻安果然如约而至,带着我在偌大的校园里穿行。

B大比我想象的还要大,古老的建筑爬满藤蔓,现代的教学楼玻璃幕墙闪着光,抱着书本的学生匆匆而过,自行车铃声清脆作响。

他一路走,一路为我介绍:“这是图书馆,藏书量全国前三,以后你写论文少不了要来。”

“那边是文史楼,你们以后很多课都在那里上。”

“前面是小树林,晚上……咳,情侣比较多。”

我被他最后一句话逗笑,故意问:“那学长以前也常来吗?”

他挑眉,用力握紧我的手:“以前不来,以后……可以考虑。”

他带我去了校外学生常去的一条小吃街,在一家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小店吃了地道的烤鱼。

烟火气中,我们像无数普通校园情侣一样,分享着食物,聊着各自的见闻。

他跟我吐槽学生会工作的琐碎,我跟他分享室友们的初印象。

那种感觉奇妙而温馨,我们不再是槐树下纯粹的辅导与被辅导关系,而是在一个新的、更广阔的平台,开始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、平等的相处模式。

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帷幕。

新鲜感如同潮水般涌来。

各种各样的社团招新“百团大战”,让人眼花缭乱;风格迥异的教授和课程,挑战着我的认知边界;来自天南海北的室友们,带着不同的口音和故事,迅速拉近关系。

我最终选择了加入一个古典文学社和一个糕点社——前者源于热爱,后者则是习惯使然。

江喻安果然是个称职的“学长男友”。

他会提前告诉我哪些选修课“水”且分高,哪些老师严格但能学到真东西;会在期中考试前,把他去年的笔记整理好发给我;会在周末,骑着自行车载我在偌大的校园里兜风,去看未名湖的波光,博雅塔的倒影。

但我们也开始面临新的“挑战”。

比如,他作为学长和大二学生会干部,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很多同级乃至低年级的女生。

有时我去他宿舍楼下等他,会看到他和同学(包括女同学)讨论活动方案,言笑晏晏;有时我们约好一起吃晚饭,他却因为临时开会而迟到甚至爽约。

十月底的一个周五,我们原本说好去看电影。

我精心打扮了一番,在约定地点等了将近半小时,他才匆匆跑来,满脸歉意:“希枝,对不起,院里临时有个重要活动要协调,辅导员抓壮丁,我走不开……”那一刻,失望和委屈涌上心头,我强忍着,说:“没事,你先忙。”

他看出我的不快,拉着我的手:“明天,明天一定补上!

我保证!”

看着他焦急又疲惫的样子,我的心软了。

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,大学的节奏和人际关系,本就比高中复杂得多。

真正让我心态发生转变的,是十一月的校运动会。

江喻安参加了男子三千米长跑。

最后冲刺阶段,他明显体力不支,却在听到跑道边我们中文系看台(其实主要是我们宿舍几个女生在我带领下)的疯狂呐喊后,咬着牙加速,最终拿到了第三名。

冲过终点线后,他几乎虚脱,我拿着水和毛巾第一时间冲过去扶住他。

他靠在我身上,汗湿的重量沉甸甸的,喘息声粗重,却侧过脸,对我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、甚至有些傻气的笑容。

“听到了……你喊得最大声……”那一刻,所有因为他忙碌而产生的小情绪都烟消云散。

我意识到,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,我不再仅仅是那个需要他辅导功课、跟在他身后的小女孩林希枝。

我可以是他的后盾,是他疲惫时能够依靠的港湾,是可以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的伴侣。

当然,我的学业也并非一帆风顺。

大学的中文系学习,远非高中时读读背背那么简单。

大量的阅读书目、需要严密逻辑的小论文,都让我一度压力巨大。

有一次,为一篇关于《红楼梦》诗词隐喻的论文焦头烂额,在图书馆待到深夜。

快闭馆时,江喻安来找我,什么也没问,只是把我带到通宵自习室,给我泡了杯热牛奶,然后坐在我对面,打开他自己的专业书。

“你写你的,我陪着你。”

他说。

那一刻,静谧的空气中,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。

他的陪伴无声,却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和安宁。

最终,我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了那篇得到老师好评的论文。

初雪降临的时候,B大校园银装素裹。

我和江喻安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,在昏黄的路灯下漫步。

他把我冰凉的手揣进他的羽绒服口袋,紧紧握住。

“适应得怎么样?

大学生活。”

他问。

我想了想,回答:“有点忙,有点累,但是很开心。”

然后笑着补充,“尤其是,有你在。”

他停下脚步,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,轻轻吻了我的额头。

“我也很开心。”

他的声音比雪花还轻柔,“看到你在这里如鱼得水,比我当年刚来时强多了。”

我们相视而笑,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交融。

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。

我己经完全习惯了大学的生活节奏,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,平衡社团活动与学业,也学会了如何与江喻安在各自独立的空间里,保持最紧密的连接。

期末考前,我们又回到了图书馆,像过去无数个日夜一样,各自复习,偶尔抬头,目光相遇,便会心一笑。

窗外是北国凛冽的冬天,窗内是书香萦绕的温暖。

我知道,属于我们的“青梅酿”,正在燕园这片新的土壤里,继续静静地发酵,等待着散发出更加醇厚迷人的芬芳。

我们的故事,这坛由时光与真心共同酿造的美酒,正缓缓斟满新的杯盏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